"什么是积极心理学? "的笔记

什么是学习笔记?

你在学习中想写的批注、摘抄及随感。
什么是积极心理学? , 整个课程的演讲结构——观点与例子。 ★1.什么是积极心理学? 人本主义心理学精彩概念:对于幸福感、乐观主义的研究,善良、道德、美德、爱、两性关系、巅峰体验、自我实现、移情。 积极心理学,着眼于有用的东西——关注爱、两性、自尊、动机、恢复以及幸福感。 ★2.练习时间(安静自省)的重要性。 “重现可能形成一种学习机制”包括学习、理解、记忆、保留。当我们思考并重放素材时,更容易保留记住之前的经历,所以休息事件的重要性不能被忽视。 ★3.所不传授的不光是信息,还是关于如何将信息变形、变的显而易见。 我们的思想(大脑)就是一个接受信息的容器——接受科学、信息,储存于容器里。 所接受储存的信息(在学校里)越多越好,但这并不是全部。仅仅是接受存储信息,是不足矣决定我们的幸福感、成功、自尊、动机水平、两性关系极其质量。 而还需要将接受储存到的信息,变形——即思考的方式与角度的转变。 重要的不仅仅是获得了何信息,而需要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去解读、去理解——这就是由容器的形状决定。 (后面会讲到,通常如何去解读理解接受的信息比信息本身更重要) 快乐由我们的精神状态而定,所以需要变形——这对建立幸福感来说非常重要。 ★4.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。 ★5.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常识更平常。 所谓轰动之处就是没有轰动之处’(令人满意而又丰富的生活包括了起起落落、痛苦和再次振作、失败与再次奋斗。) 幸福的生活不在乎一个秘密,一个让人惊奇的诀窍。 而在于你们将在本课程中学到的许多东西,都是你们之前所听说过的——也许对于你来说并没有什么惊奇感,因为这是你所熟知的被你称为尝试的东西。 泰格而说——常识并非那么平常。特别是,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常识。 本课程希望做到的是帮助你们凿掉一些束缚——不论是阻碍你对熟知事物的认知束缚,还是阻碍你对已熟知事物中获取益处的情绪束缚,抑或是行为束缚,无论是哪一种。 ★6.教育的功能、人与人性的目标(只要这个人还是被关注着的目标),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人的自我实现——完全成为一个人,达到人类或是特定的某个‘个人’能达到的最高高度(个人自身能力的最大限度) 通俗的讲,即是帮助一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。 ★7.教育的真正,是在于让一个人可以连续发问。 对信息和转变的探索,必须由一个问题开始。 最大的错误是没有问正确的问题。 不论是在管理集体,还是我管理们的生活,没有正确的问题都是在实际应用中最大的错误。 ★8.只有两件事会决定谁会成为格外成功的人——①自信。少数格外成功的人都真的相信自己,他们认为自己能做好。他们有目的、动力。他们认为‘我能做到,我可以成功’。 ②终身学习者。少数格外成功的人,从未停止过提问。他们一直处于好奇心的状态,一直寻找解决的方法。有开放的心态,想要更加的了解世界。他们没有安于现状——自满,而是更加的努力上进,去求知。 ★9.幸福存在于一个连续统一体,是终身的追求。 幸福不是二进制的非此即彼——0或1,要么幸福要么不幸福。 连续性的,某个时期相对于某个时期来说,是否更加的幸福。(强调强与弱,跟别人比较无实际意义) 重点在于,我如何更加的幸福(或是别的什么)。现在与自己过去的某个时期是否更加的幸福(进步什么的)。 ★10.越是个人的东西越是普遍,我们必须记住对一个人深层本性的认识,即是对普遍人类本性的认识。 ①我们更加的了解、认识到自己,就能更能认识到他人。越是了解、研究、反思自己的人,对别人做出过分的、不道德的行为会相对于越少。 ②当我们研究自己时,当然会有偏颇。所以仅仅研究自己还不够,还要将学术工作、研究他人融入进去——两者并重。不应,只因潜在的偏颇或错误而因噎废食。 ★11.无论是什么,真正的重点不在于好与坏。而是你从中了解、体会、学习到了什么。 不仅仅只是学习如此,就连看一本书看一部电视或是别的什么艺术的表达形式。光说好与坏,无济于事。而要真正的了解与说出,是那里好,那里不好;从中受到的何种影响,体会、经验。